09 December, 2010

從馬來西亞人口及城鄉發展來探『房市熱力』

住宅房產市場供過於求?市場調查顯示,供應過剩集中在低檔,譬如廉價組屋及單層排屋等領域,柔佛州的情況最明顯。在巴生河流域及檳城,新建的房屋,有地的產業類型,幾乎不考慮單層排屋,即使有,也只是少數目的單層半獨立式或獨立式洋房。

大馬產業市場的發展步伐,依然是由住宅產業領域在推動,唯一不同的是各州產業市場的發展動力,以及人口的增長速度。




大馬在2000至2010年這10年之間,人口的年增長率平均2%,每年大約56萬人,10年來的人口增長,幾乎是新加坡的人口總數。
1970年代新經濟政策的推行,以削減社經不均衡現象,在這期間,人口的增長主要以土著(馬來族群為主),目前佔總人口的61%。

根據統計局的數據,這一組的人口增加一倍,從1980年的810萬人,增至今年的1千700萬人,馬來民族家庭的成長率5%,一年大約增加13萬,加上非土著家庭在過去10年,年增長6萬個,估計在接下來的3年,至少有19萬個結合家庭。
結合家庭的增加,加上50%的人口年齡在25歲之下73%的人口年齡少過40歲,一個年輕的人口,以及每個家庭平均4.5人,是消費成長的主要推動力,我們預見組織家庭的年增長率在2%之間。

對我們來說,在70年代或80年代誕生的嬰兒,將繼續推動消費市場的成長,佔人口組合16%的生力軍,年齡介於25至35歲,這尚不包括90年代的初生嬰兒,接下來5至10年將達到25至35歲,這一組佔人口的18%。

城市化加速房產增值
從產業的交易走勢,反映出1至2人的房屋,譬如共管公寓、公寓(吉隆坡地區)佔產業交易最大的比率,市場對新推出產業的需求保持強勁,其中一些在一個週末或幾週內,即被悉數訂購。
對投資者來說,類似這樣的單位,管理與維修費比較節省,另外,比較容易出租,不論是上班族或學生,2、3個人就能夠租下這樣的單位。
城市化是另一個主要趨勢,第十大馬計劃反映,在過去的10年,城市地區的人口成長2.2%,對比鄉村人口成長率1.5%稍高,促使城市對產業的需求保持偏高,產業的增值步伐與幅度更不在話下。
大學畢業生也成需求主力
政府預計,在2020年之前,大馬超過70%的人口將分佈在各州主要城市,比目前的60%高,鑒於經濟活動與人口聚集、生產率的成長,已建立起一定的聯繫,報告的資料收集,主要集中在大馬較多人口的州屬及首都,例如吉隆坡、雪蘭莪、柔佛及檳城,概括了40%的人口
大學畢業生加入職場,也足以構成房產市場的需求主力,由於國民的人均收入增加,在海外深造的大馬學生,已從2002年的4萬3千人,提高至2009年的5萬9千人(增長37%)。
假設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畢業,其中的70%最終回返大馬,在這之中的40%需要房屋,估計在他們加入職場時,需要2千800個住宅單位
2010年3月公佈的新經濟模式反映,在大馬的海外專業人士,從2000至2008年,累積減少9%,不過,同個時期前來大馬的海外留學生增加18%,抵消了有關的衝擊。
留學生提高房產需求
此外,在大馬的海外留學生,從1995年的只是1千200名,增長至2009年的8萬零750名
海外留學生前來大馬,對本地房產的需求,並未受到世界經濟成長放緩的打擊,2001年世界經濟成長普遍放緩,前來大馬的海外留學生減少12%,可是,到了2008及2009年,前來大馬的海外留學生分別增加44%及17%
假設海外留學生的成長率,維持在2009年的17%,預料在2010至2013年之間,將增加1萬3千至1萬5千人,(假設每單位住3名學生,至少需要4千至5千個單位的房屋)。
前來大馬的海外留學生,其中20%來自先進經濟體,另外,大部份來自中東國家富裕者的子弟,他們甚至有潛力購買房屋,而不只是租屋,另外23%學生來自中國及印尼的中等階級、中高階級家庭。

國人也愛高檔產業
在過去的30年,大馬的確改變許多,貧窮的大馬人口,已從1970年代的40%,削減至2009年的4%,國民平均收入指標顯示,在2010至2015年之間,人均收入年成長率預計在6至8%之間
全國產業資訊中心的數據指出,對大馬高檔產業需求佔較大比率的是外國人,不過,最新的數據顯示,首都吉隆坡及雪蘭莪、柔佛及檳城產業交易金額較大筆的,有不少是來自本地買家。
這數據說明,大馬人已不再是人們認為的貧窮,不過,只要政府的決策有利於投資者,海外投資者的需求仍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。
本地一名銀行分析員指出,大馬家庭在銀行的4千零70億令吉儲蓄,幾乎足以償付在銀行的債務,這尚不包括僱員公積金局、單位信託及在海外市場持有的資產。
收入不均情況仍明顯
當然,收入不均衡的情況仍相當明顯,2000至2008年之間,收入水平出現最大成長幅度是人口中的首20%的富裕者,這突顯出一個問題:大馬產業市場一直以來的發展,是否純粹由迅速增長中的20%富裕者推動?
不完全是,數據告訴我們,收入水平已出現架構轉移,成長的推動力不只來自富裕的20%人口,也包括中等階級家庭,以及廣大市民對房產保持強勁需求。
在大馬的產業市場,價格少過25萬令吉的單位,佔總交易的80%,顯示有關領域需求龐大,本地人士的家庭收入不斷增加,已從1990年代60%家庭每月收入少過1千令吉,增加至今天的60%家庭收入超過2千令吉
吉隆坡、雪蘭莪、檳城及柔佛對中等級產業(25萬至50萬令吉),以及高檔產業(超過50萬令吉)的交易,成長率保持顯著,至於少過25萬令吉產業的交易,與過去幾年比較,反而顯得較慢。
這證明中等收入消費者大幅增加,商品如原油及原棕油價格上揚,形成架構上出現比較富裕的經濟體系,這些年就業機會的增加,從製造業轉移至服務業,已經使到幾乎每個領域的收入水平相應提高。
如果以各民族的分類,在1999至2009這10年,土著家庭的收入漲幅達到6%的迅速水平,收入的差距從1999年的43%,縮小至2007年的35%。
另一個促使房屋購買力提高的因素是:具有吸引力的宏觀經濟條件,如低利率、低通膨及低失業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房貸配套推陳出新
吸引買家
消費者基本因素從低點回彈,預期抑制產業領域過熱的措施,(譬如推出貸款對產業價值80%的比率),並沒有在2011年的財政預算案公佈;反之是推出系列的落實居者有其屋措施,包括實行兩代人房屋貸款配套、建議房價不超過22萬令吉,獲得100%的融資等等,這對於採取觀望的購屋者是一項催化劑,進一步推動市場對房產的需求。
貸款成長率保持可觀
亞洲金融危機結束後,抵押貸款成為銀行單一最大的貸款成長推動力,也是大馬產業市場的架構性實力。吉隆坡、雪蘭莪、檳城及柔佛的產業銷售量,在2009年第四季,總共達到106億令吉,比2007年第三季的86億令吉高出23%,貸款的成長率保持可觀。
與此同時,巴生河流域辦公樓空間的供應,從2000至2008年平均取得2%成長率後,新的供應量在2009財政年躍升11%,2010至2012年之間,成長率預料介於5%至8%之間。
在吉隆坡地區(黃金三角和中央商務區),平均每年供應增加200萬至400萬平方尺,每年吸納率平均在180萬至200萬平方尺之間,新增供應主要集中在兩個地點,黃金三角及吉隆坡中環地帶,馬資源(MRCB, 1651, 主板建筑組)推行的吉隆坡中環計劃是最大的激勵因素。
租金穩健上升
這些年來,租金穩健上升,現有大廈的出租率保持堅穩,新增供應加入市場,料將造成接下來幾年租金的上揚空間受到限制,唯一例外的是國油雙塔辦公樓 (PETRONAS TWIN TOWER),租金穩步上揚,資本價值(CAPITAL VALUE)平均每平方尺800令吉,比高美達大廈(GLOMAC TOWER)在2007年杪、經濟衰退前的每平方尺1千160令吉低。

產業市場研究公司認為,儘管這些年來產業價格上漲,但吉隆坡辦公樓的租金,仍比本地區其他城市辦公樓的租金便宜。
接下來幾年將加入市場的額外供應,是否有更多的跨國公司前來大馬租下這些辦公空間,或者是準備遷出本地市場的公司已經踏出腳步,相信是商業產業投資者、市場人士關注的焦點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結語

大馬住宅產業市場展望保持樂觀,這些許多人的共識,吉隆坡、雪蘭莪、柔佛及檳城的產業市場,依然是產業交易的焦點,外資若準備在大馬置產或投資,他們會選擇探討這幾個地區,至少在接下來的3至5年內,還是這樣的情況
至於辦公樓產業,胥視本地與區域市場的經濟狀況,2009年按年供應增長11%,加上接下來3年,供應比需求平均超出5至8%,可能對資本增值及租金回酬構成壓力

一些發展商已經將發展焦點從吉隆坡城中城,轉向在白沙羅地區、賽城推行商業產業發展計劃,以配合企業界準備將公司總部地點,從吉隆坡市區轉向市郊的趨勢,部份公司轉移辦公地點,除了避開塞車,也因為市區商用產業的租金相對來說比市郊高。

(Source: 星洲日報/投資致富‧產業焦點‧2010.11.21)

0 意見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